服务热线:400-8098-313
最新推荐
企业家品牌:你还能怎么忽悠?

阅读量:0

---严介和经营过程中的浓雾八卦阵
 
  严介和的消息一经公开,我就想:这不又出了个新时代的牟其中吗?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样的事件怎么还会发生呢?我们政府官员的智力难道说还是这么低下?要不眼下公务员考试热得都打破头了,看来吃公家的饭还是容易,你说不是吗?说起来没有人会信,总共3.82亿元的银行贷款,竟然让胡润2005年百富榜亚军和2006年百富榜第16名的严介和陷入了巨大的风暴之中。原因何在?严介和究竟还有没有钱?
 
  都是百富榜惹的祸
 
  严介和的风波起点来自江苏省内,作为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严介和陷入的债务风暴,始作俑者是中国银行江苏分行。江苏省外银行没有加入追债队伍,虽然可能与发放0.99亿元贷款时采用了应收账款质押的方式有关,但江苏省内的2.83亿元贷款也不完全都是信用贷款。严介和说,其中有1亿多元贷款也采用了应收账款质押。发现中国银行江苏分行提出收贷后,其他银行相继跟进追收未到期的贷款。这就叫祸不单行,墙倒众人推。
 
  对于银行的群起逼债,严介和的解释仍旧和在其他场合的一样,即胡润2005年百富榜是灾祸的根源,由于媒体普遍质疑自己骤增财富的真实性,因而银行出于风险意识考虑竞相追收贷款。
 
  苏商集团的前身是江苏长城建设有限公司。今年1月4日,江苏长城从南京迁往上海。1月16日,浦东工商局准予其变更为苏商集团。虽然严介和是苏商集团的法人代表,但他和其没有任何的产权关系。在苏商集团5500万元的注册资本中,陈晓明、沙正大、胡建军、胡宽和张文每人出资1100万元,各自持股20%。
 
  最大的“皮包公司”
 
  尽管苏商集团和太平洋建设没有产权关系,但太平洋建设控制下的大量优质资产却迅速向其积聚。按照严介和把太平洋建设改造成为控股式的“皮包公司”计划,太平洋建设下辖的江苏太平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江苏太平洋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太平洋玻璃有限公司、江苏太平洋酒业有限公司、江苏太平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和淮安太平洋工程有限公司等6家子公司,主要去处就是苏商集团。用严介和的话说,苏商集团目前的总资产在30亿元左右,而净资产占到80%以上。
 
  苏商集团把太平洋建设旗下大量优质资产拿走的同时,却把子孙公司的贷款担保责任留给了将成“皮包公司”的太平洋建设。严介和也承认,太平洋建设目前在江苏省内承担的2.83亿元担保贷款,苏商集团旗下子孙公司占了相当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你说银行能不担心吗?贷款银行面对一个微妙的态势:持有贷款公司股权的苏商集团和银行没有担保关系,而有担保责任的太平洋建设却是个近乎虚拟的“皮包公司”。因此,尽管严介和一再表示自己有数倍于贷款金额的应收账款可以保证贷款的安全,但银行仍然毅然决然地通过司法途径以求尽快拿回贷款。于是,苏商集团从上海回撤南京,全力眼下“救火”的核心步骤。
 
  撤回南京真有防火墙吗?
 
  “苏商集团最晚将在明年撤回南京,目前已经准备在上海新设沪商集团。苏商集团的部分股东也将撤回南京,还有部分股东则留下来投身沪商集团。”严介和继续说:“但与沪商、京商、龙商、渝商和粤商等另外5大集团的跨省市发展模式不同,回撤南京后的苏商集团将只做江苏省的业务,以充分表明太平洋建设对江苏的感情。目前可以明确的是,回撤南京后的苏商集团将肯定不会和太平洋建设在一起办公,这与另外5大集团一样严格建立‘防火墙’。”
 
  这显然不是严介和的初衷。严介和今年年初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还表示,自己要在太平洋建设之外再行组建两大集团,一个是在上海组建负责为太平洋建设融资的苏商集团,一个是在北京组建负责为太平洋建设融通关系的长城集团,以此来形成产业、资本等方面的完美链条。从企业发展角度说,严是想得远在而又实际的了。
 
  显然,组建才几个月就要回撤南京的苏商集团,其定位与严介和当初的想法已经大相径庭。据了解,由于太平洋建设旗下企业每年为所在的江苏各地创造了大量的税收,因而严介和收购的几十家江苏企业很少有从收购地外迁的。在这之前,只有置换进SST纵横的江苏省东辰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从收购地的泗阳县搬到了苏州工业园区,搬到苏州后即更名为苏辰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但前不久,严介和又将苏辰总部回迁到了泗阳县。不过,他拒绝透露回迁的原因。
 
  同样,对记者就苏商集团回撤南京的追问,严介和没有做出正面的回应,只是意味深长地感叹道:“我以前的个性太过张扬,张扬的太过激情,这不是我名字中的中庸本意。悲壮跳下汨罗江的屈原,痴迷到疯疯癫癫的李白,都不是我严介和效仿的榜样。要知道,明明白白的妥协是高尚,坦坦荡荡的妥协是英雄。
 
  协议为何终止
 
  严介和的扩张步伐迈得是很大很快的。根据吉林省与太平洋建设集团签署的框架协议,严介和得以打包重组吉林省国资委直属的8家国企,总资产150亿元,而与负债相抵后为零资产。
 
  吉林省的一位官员透露,双方本来预定打包的企业是12家,后来太平洋建设集团要求降为8家,期间,太平洋方面提出再减少4家。吉林方面表示,可以修改框架协议,但太平洋必须先拿一部分定金。
 
  协议中的八家企业包括吉林交通建设集团、建设控股集团、高速公路公司、汽车工业贸易集团和省信用担保公司等。法学研究员、中国国际商会仲裁员陈正伟博士说,从太平洋建设的主业来看,他们也非常需要这些国企中的一些宝贵资源。交通建设集团拥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一级资质。这样的企业全国有20余家,东北只此一家。
 
  但是 “零资产”收购遭到了吉林一些被托管企业特别是效益好的企业的抵制。在吉林省人大的干预下,这些资产被重新评估为正数。这引起了严介和的不满,他认为“吉林省出尔反尔”。9月3日,吉林在没有收到资金的情况下,宣布终止此前双方达成的协议,并立刻恢复了几个企业原有的领导班子。
 
  吉林省国资委秘书长杨雨廷认为,几家企业的资产评估,是经双方都认可的20多位评估师集体作出来的,符合法律规定;至于无形资产是否计入收购成本的问题,根据国资处置的有关规定,企业的无形资产、品牌等必须计入企业的资产。
 
  来自吉林省政府的最新消息说,目前意向购买这八家企业的机构很多,但吉林不会再以“打包出售”的方式对国企进行改制,而是要谈成熟一家,重组一家。
 
  江西景德镇市和太平洋建设集团7月1日签订六家国有企业托管协议,涉及资产80亿元。一周后,江西省国资委主任吴明辉便亲率调查组前往景德镇对合作协议展开调查,并形成了调查报告。江西省国资委的调查报告认为,景德镇市与严介和这种协议托管国有企业的运作方式,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并且不符合国有资产转让的有关规定。
 
  调查报告认为,景德镇市一揽子打包合作存在较大的风险,风险来源于对太平洋建设集团公司的资金和管理能力一无所知。
 
  一位参与调查的江西省国资委官员说:“太平洋建设集团公司的财务状况不太公开,要他们提供财务报表,一会儿是这个口径,一会儿又是另一个口径,搞不清楚他们真实的财务状况到底如何。”通过调查反映的情况来看,太平洋建设集团收购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国有亏损企业,涉及到的行业非常多,这些行业之间也没有什么关联,在目前市场竞争程度非常高的情况下,他们能否盘活这些企业是个问题。
 
  调查报告还认为,景德镇市被托管的国企资产规模是以账面资产加总后确定的,这种处置国有资产的方式很不合理且有风险。因为各个企业是独立承担有限责任的,如果这个企业负债,并不能追溯到它的投资者那里去。风险在于投资者可能会不负责任,对差的企业不投入,或者用效益好的企业的收益补贴效益差的企业,钱就在这些企业里面循环。
 
  被托管企业之一的景德镇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曾提出,太平洋建设首先应该买断职工工龄置换身份再投入资金,之后资产再重组都可以,但太平洋建设集团没有做到。该厂工会主席章德生说,他们是想利用我们现有的资源,以托管名义来借鸡生蛋,没有什么诚意。
 
  严介和为何情有独衷
 
  严介和的说法是,我们做的是零资产收购,收购时不掏钱,整合和可持续发展时才需要投资金。这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需求并不一致。但是,在很多时候,严介和确实是地方政府青睐的合作对象。
 
  吉林省政府一位官员说,吉林省曾向全国各地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发出“欢迎前来吉林重组国有企业”的邀请函,严介和作为江苏省知名民营企业家也是被邀请者之一。这是在严开始重组吉林国企之前。
 
  按照吉林省的部署,开始于今年年初的国有企业“限时改革”,已经到了集中攻坚的阶段,吉林省国资委直属的交通建设集团、建工集团、高速公路公司和物资集团等企业拥有的100多亿国有资产处置是该省重点对外推介的项目。
 
  按照吉林省国资委确立的选择标准,对于那些参与本省国有企业重组和改制者,首选在全国有知名度的、与被改制企业同属一个行业的大企业;其次优先考虑有全国知名度的大型民营企业;排在其后的是国有企业和沿海地区企业。
 
  吉林省青睐严介和,因为一些官员认为太平洋建设集团具备整体收购这些企业的实力和经验。在合作之前,吉林省国资委还组织了几家国企的老总赴江苏实地考察该集团的能力。交通建设集团的一位人士说,太平洋建设集团总部的办公大楼超过30层,但大家回来说,严的公司实际只占用了三层,实力堪忧。而吉林省物贸集团的一位经理则调侃地说,“只走马观花地看了一天,能看出个啥来?”但严介和最终还是与吉林方面签署了框架协议。在吉林方面终止协议之前,太平洋已经撤换了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并派人接管。
 
  景德镇市招商局的一位官员透露,景德镇市也曾组织了一个考察团去太平洋建设集团公司,太平洋当时提供了旗下八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其他的不是很了解。最终,景德镇市是通过江西省政府驻江苏省办事处的牵线搭桥,邀请严介和前往考察并最终签订了托管当地六家国有企业的合作协议。
 
  严介和的财富航线
 
  太平洋建设集团90%的利润来自BT工程项目,但严却大量收购与主业毫无关联的亏损国有企业,严说,他收购企业是为了做大总量、扩大影响,为了向外界证明,“自己不是包工头,而是企业家”。
 
  他承认,收购亏损国有企业与获取当地政府的工程项目有一定的关联。但“比重很小很小,被媒体放大了”。对于媒体质疑的BT工程资金问题,严介和说,他有自己的核心模式,“可以用50亿的钱完成5000亿的定单”,即“用政府的应收账款去做未来的业务”。但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会发现,他所讲的核心模式并不能自圆其说。
 
  严承揽工程的方式也遭到了政府部门的质疑。江西省国资委的调查报告提出,一揽子承包虽然工程项目有垫资,但因为排除了招标的方式,可能会导致成本上升,比如抬高造价。
 
  严介和称,他的工程建设模式赚取的是“阳光下的利润”,不存在什么猫腻。他也不讳言,在托管、收购国有企业时采取谈判的手段获取利益。他甚至表示“太平洋建设75%的效益出在谈判桌上”。
 
  知情者透露,景德镇市政府只是和太平洋建设集团签订了打包托管的框架协议,具体到各个企业的托管怎么进行还要分别和各个企业谈判。景德镇方面承诺,如果太平洋建设集团真正和企业达成了协议,并尽快注入资金,将送给太平洋建设集团1500亩土地,同时享受所有优惠条件。
 
  “其实他们只是看中了那1500亩土地。”章德生说,8月31日,太平洋建设公司的朱总在第二次谈判会上提出,政府先将1500亩土地给他们,然后将陶瓷股份公司迁到那1500亩地去安置,这边的厂区全部推倒做房地产开发。陶瓷股份公司占地1.5万平方米,加上前面的为民瓷厂,共占地3万平方米。“全部推倒开发房地产,可是黄金地段。”
 
  在谈判会议上,景德镇方面曾提出,如果把景德镇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拆迁到新址,窑基本上就没有用了,几近报废,最好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1500亩地可以先给太平洋建设,但要象征性地每亩收取5万元,这笔钱将用来安置职工。“太平洋建设没有同意。从那次谈判会后,他们就再也没有来谈过。”章德生说。
 
  一位当地官员说,这些被托管的国有企业都在城区,景德镇市承诺可以转为商业用地,并且这些土地转为商业用地的时候不收取费用,土地用途变化获得的收入就是个天文数字。如果有这么优惠的条件,企业完全可以自己这样搞,还有必要从外面找人来干吗?
 
  严介和还是一步步地取得了进展。在处置100多亿元国有资产的过程中,吉林省没有按规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引起职工强烈不满和动荡;景德镇市在具体托管协议还未签署、补充金也未到位的情况下,支持太平洋建设集团进驻拟被托管企业,撤换企业的原管理层、计划裁减人员,也导致人心惶惶。
 
  江西省国资委的一位官员说:“一方面心存疑问,另外一方面却又害怕错过引进财神的机会。严介和很会操作,也很有鼓动力,他正是利用了政府的这种矛盾心理。”
 
  但是现在,严介和的财富路线还走得通吗?即使是那些与严介和已经有实质合作的地方,也开始考虑与他分手。10月28日,镇江路面机械制造厂已不允许太平洋的人进入厂区。镇江路面机械制造厂是华通机械集团的生产厂区,华通机械集团的大股东是太平洋建设集团公司,持股比例80.06%。
 
  一位员工说,华通经营状况不错,只是缺少现金流才引入太平洋建设集团公司,现在华通已准备不和他们合作了。镇江市秘书长兼改制办主任顾大夫不愿透露具体原因,只是表示“这是市委统一的意见,正在交涉处理之中”。
 
  据严介和说,太平洋建设集团在华通的投资一共8600万元,现在华通已退给太平洋公司5000万元,还有3000多万元没有退。他说,收购的31家企业什么贡献都没有,只有付出,他将建议董事会“退出这些企业,只保留纵横国际和江苏苏红酒业有限公司”。
 
  纵横国际是严介和收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今年利润下降了50%;苏红酒业即原连云港王府葡萄酒厂,工厂占地100亩,原来共有500多名职工,太平洋进入后多次裁减人员,目前有员工四五十人。一位老员工说,工厂正准备搬迁至开发区,开发区土地每亩5万元,工厂现有的土地如果转为商业用地约每亩值100万元。
 
  爆炸式增长刹车
 
  以125亿元身家一举登上今年“胡润百富榜”榜眼的严介和怎能不郁闷:欲重组吉林省百亿国有资产被该省国资委一纸公告叫停。他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还透露,太平洋建设的“爆炸式增长”今年将告一段落,进入为期两年的“调整”。
 
  今年8月,太平洋建设以承担资产、人员、债务及改革成本为条件,与吉林省国资委达成初步意向,重组由其直属的8家国企。据称,这一资产包价值150亿元,几乎囊括该省基础建设方面的支柱企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国企收购案”。
 
  15日,吉林省国资委在其网站不起眼处挂出了一份没有标题的“公告”,称因“按政策规定就主要问题未能达成一致,双方已经终止该合作意向。”记者发现,8家企业已“分兵突围”,部分已在”吉林产权交易网“上公告转让。以建设控股集团为例,资产总额10440.98万元、负债总额2167.82万元、净资产8273.16万元,转让价格将“以资产评估结果为基础,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同类资产市场价格、职工安置等因素确定”。据悉,这8家企业的净资产总额为8亿元。
 
  吉林国资委改革处郭副处长认为,该省国企改革的思路是增资改制、促进发展,即参与重组的企业要拿出“真金白银”,而太平洋建设“迟迟没将钱打进来”。
 
  严介和则给出了另一种说法:“企业、当地主要领导热心,职能部门阻挠。”他告诉记者,太平洋建设重组国有企业都是“零成本收购”,改革成本应用在介入后的后续成本上,他无法接受从开始接触时的负资产国企被“重新评估”为正资产。
 
  一举成名的严介和
 
  据“胡润2005百富榜”上显示,江苏富豪严介和异军突起,以总财富125亿元,超过去年亚军盛大陈天桥8亿元的成绩,成为本年度百富榜榜眼。而在去年的百富榜上,严介和仅15亿元名列第66位。而在昨天胡润为预热“胡润2005百富榜”而推出的“2005年中国富豪强势榜”上,严介和名列第10位。
 
  “更加了解”导致排名猛进
 
  虽然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坐拥125亿的严介和还比较陌生,但他所有的太平洋建设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基础设施建设企业,也是惟一一家拥有国家公路和市政工程两个总承包一级资质的民营企业。胡润榜对他的评价是“严介和的异军突起则是因为他的企业能够介入一个相对垄断且符合经济规律的行业———基础建设。”同时他企业的员工数与纳税额也以10万人与14亿元位列百富榜的首位。
 
  同时,严介和也是今年财富增长最快的人。他的个人财富增长了逾7倍,达到125亿元。胡润百富榜将其排名突飞猛进的原因归结为对他及他的企业做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严介和的企业也从2002年开始飞速发展,今年预计产值300亿元,而2002年还不到20亿。
 
  太平洋建设集团量产富翁
 
  据中新社报道,早在1995年,严介和就宣布5年中要在公司内造就100个百万富翁。2000年,又进一步提出要用5年时间造就50千万富翁和1000个百万富翁。到2003年,严介和称,用5年时间,至2008年,在集团内塑造20个亿万富豪、200个千万富翁,2000个百万富翁。
 
  严介和将自己的总资产拿出三分之一,按比市场更低的价格在企业内部拍卖,并先期从自己申报的员工中挑选出21位高层管理人员作为未来的千万富翁培植,每人给予少则1000万元人民币、多则3000万元人民币的资产,明确这些资产就是他们的,由他们经营和管理,10年后归还集团。
 
  有的员工坦言,有这么宽松的环境,根本用不了10年,就一定能把集团的钱还清。
 
  严介和财富巨增之谜
 
  “一年中,严介和的个人财富增加了110亿!”在不久前揭晓的“2005年胡润百富榜”上,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成了一匹最引人注目的黑马,创造出一个惊人的神话。
 
  随着这匹超级黑马的诞生,严介和及其所撑控的庞大的“太平洋系”企业集团正引来人们越来越多的视线,而公众更关心的是,他是通过何种方法,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令财富急剧增值的。
 
  据了解,严介和亲自担任主席的太平洋建设集团是整个“太平洋系”的旗舰,其下属的企业主要从事公路、市政、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同时涉及机械、新材料、化工、陶瓷、建筑、地产等领域。
 
    直到2002年,这个集团的年产值也不过20亿元,真正令严介和的身家急剧膨胀的是2005年初开始的一系列对国有企业的并购。到最新一期福布斯财富榜公布的时候,严介和已成功收购了31家国有企业,涉及资产总额达60亿元。
 
  严介和的财富历程引来人们怀疑的目光。且不说太平洋建设集团最初从事的公路、市政、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壁垒重重,非一般人所能觊觎,仅一年内以年产值不过20亿元的身家去收购高达60亿元的国有资产这一项,其财技就非常人能及。
 
  因为按照常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通常由政府来主持运作,属于公益性产业,具有投入高、回收期长的特点,如果年产值20亿元的话,其利润不应超过2亿元。否则的话,就是暴利,与其公益性相违背。
 
  所以,据此推算,严介和在2002年至2005年间财富增加额不会超过6亿元。根据《公司法》中关于公司对外投资不得超过其净资产50%的规定,严介和显然无法直接收购高达60亿元国有资产。于是,有人推测,严介和可能采取的是“零成本”收购的办法,在收购国有资产的同时承担相应的债务和安置原有职工的责任。但是,“零成本”并非是真正的无成本,要令这些原国有企业重新运作起来,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那么钱从哪里来呢?
 
  也许我们能够从2003年底严介和收购的ST纵横中看出一些端倪。在ST纵横的财务报表中,2003年底时,其长短期债务总额为5.5亿元左右,到2005年中期,债务总额急升至8.36亿元,增加了近3亿元。人们不禁要问,这笔钱跑到哪里去了?
 
  天文数字:3200亿资本游戏
 
  “现在我们手中有2700亿元的市政基建订单,另外还有总资产超过500亿元的数十家大型国有企业等待我们去并购。”
 
  10月18日,在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总部,董事局主席严介和介绍他所取得的最新战果。
 
  “有人看我从政府那拿到了这么多的工程订单,并购了这么多国企,就想当然地认为这里面一定有什么‘猫腻’,其实我和政府官员之间从来都是‘阳光下的’交易。”
 
  “零招标”下2700亿元市政大单
 
  “我们太平洋只愿意在‘零招标’、‘零竞争’的情况下从地方政府手中拿到订单”。即便在记者面前,严介和依旧语出惊人。
 
  工程建设一直是太平洋集团的主业,而严介和毫不掩饰他在这一领域的成功得益于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良好关系。在记者要求下,严介和出示了不久前与内蒙古自治区某市政府签署的一份《基础设施合作协议》,虽然工作人员随即飞快地将合同收起,让你还是明明白白地看到,合同上的确盖有“某某市人民政府”的红印。
 
  我们不能不质疑,地方政府是否有合法身份直接与企业签订这样一份合同。严介和却一语道破天机,“这份合同不具备法律上的效力,但它却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最有效的合同。先跟市长谈好,再和相关部门谈,这样更有保障。”
 
  据了解,太平洋集团目前主要在内蒙古、新疆、海南、云贵等市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与地方政府谈判,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则被他们有意地回避。因为“那里市场经济已经很发达了,很难再获得高额的利润”。
 
  而此前在长春的一次会议上,严介和的表达更为直接:“太平洋现在不参加投标了,风险太大,霸王条款,搞不好就亏损。我们现在有‘资本’跟政府谈判,做短期BT项目。这样下来赚的钱不得了!平均利润率高达35%。”
 
  严介和认为,太平洋集团的“零招标”并无不妥。因为太平洋为地方政府开出的条件非常诱人,“根本没有人能同我们竞争,没人竞争当然也就不必公开招标了。”
 
  在严介和看来,吸引这些地方政府与太平洋集团签约的是太平洋集团创新的以整座城市为单位的超大规模的BT基建模式。
 
  BT是Build-Transfer的缩写形式,意思是“建设—移交”。BT是BOT(建设—经营—移交)的一种变换形式,是指一个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管理公司总承包后,由承包方垫资进行建设,建设验收完毕再移交给项目业主。
 
  以一份合同为例,太平洋集团承诺将在5年内出资50亿元,为内蒙古某市建造市政基础工程。该市政府要在验收移交之后的5年之内分批将工程建设款“还清”。此外还要按银行同期利率的50%支付太平洋集团建设时的垫资利息。
 
  借助太平洋的BT模式,那些手头资金一时不太充裕的市长们终于也可以迅速改变自己的城市面貌,严介和也因此成为一些市长们的贵客,一张张上百亿的订单也因此落入太平洋手中。
 
  “以前太平洋只是和市、县级政府签协议,马上我们还会和省级政府签订类似的协议。” 谈到太平洋集团的未来,严介和踌躇满志。他认为,太平洋取得这样的成功,是创造性地利用了中国的国情。太平洋集团是利用手中的“资本”换来了相对行政垄断的市场,他们与政府官员之间的交往都是“阳光下的交易”。而且,这样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行业局面还将使太平洋集团至少受益20年。
 
  “零资产”打包并购500亿
 
  为迅速做大太平洋集团的资产总量,严介和计划2005年太平洋并购资产总额超过500亿元的国有企业。在资产并购上,严也有所创新,那就是打包并购。
 
  据了解,太平洋集团也曾一家一家地并购了31家国有企业,整合了60亿元的国有不良资产。但严介和觉得这样过于麻烦,随即宣称以后只收购大的企业集团。今年开始,严介和以城市为单位与地方政府谈判,把该城市的几个企业集团打包并购。
 
  严介和介绍到,在与政府谈判时,太平洋集团会很“听话”,尽可能满足政府提出的各种要求。但太平洋集团会坚守一条底线——太平洋只进行“零资产”收购。“要我出一分钱也不可能,我们太平洋就是铁公鸡,一毛不拔。”
 
  据了解,太平洋集团进行打包并购,正是为了能够进行“零并购”。“我们的方法就是把正资产的企业与负资产的企业打包,这样整个并购包就会变成负资产,这样我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进行‘零资产’并购。”
 
  “太平洋经济说白了就是谈判经济。谈判出的效益占75%,也就是75%的效益出在谈判桌上!一二十万人辛苦的劳动也就创效益的25%。”
 
  不过严介和表示,虽然并购时太平洋集团不会为负资产买单,但并购后他们还是愿意投入一些资金重新启动这些企业的。
 
  由于很多困难国企已成为地方政府的沉重包袱,太平洋集团的打包并购也受到了不少地方政府的欢迎。就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又有两个代表团前来太平洋总部谈并购事宜。严介和向记者透露,他们甚至有过并购中央国企的计划。
 
  但是,严介和发现,打包并购也有它的弊端:那些并购包中效益差的企业会较热心,效益较好的企业则往往认为自己在打包并购中吃了亏,会有强烈的抵制情绪。
 
  此外,太平洋的“长官”路线在打包并购中也有所失灵,往往是“当地主要领导热心,职能部门由于不肯放弃既得利益而从中阻挠。”
 
  他认为,这次吉林省国资委把并购包的净资产确定为正,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太平洋集团不能接受。以后他们将吸取景德镇、长春打包并购受阻的教训,调整并购策略。
 
  BT融资模式亟待规范
 
  严介和这一模式不能不让人质疑,太平洋集团如此巨大的资本运作是否会有资金链断裂之虞?
 
  严介和说,“太平洋不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因为我们是在与政府签合同。”太平洋集团下辖工程、工业、投资三个集团。其中的投资集团的主要功能就是在集团内部115家企业之间拆借资金,保证现金流的平稳。
 
  对太平洋的确切家底,严介和不愿多说,只是含糊地承认胡润评估的125亿元资产基本正确。他还告诉记者,太平洋集团的负债率比外界想象的要低得多,仅有29%。而且,太平洋集团的负债主要是存在于上下游生意伙伴之间,太平洋集团很少向银行借贷,以免被银行逼债而引起资金链断裂。
 
  “我们现在的银行贷款一共只有3亿多元,即使全部还给银行也不会影响到集团的平稳运营。由于太平洋集团的工程资金是滚动使用的,它的最大的金融风险是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到位,但我们的付款方都是地方政府,当然有还款保障。所以太平洋集团的资金链是‘零风险’。”
 
  受重庆市相关部门委托而正在从事BT模式立法研究的重庆市树深律师事务所张树森律师也认为,按照国际例,承接BT项目时应成立独立的法人项目公司,该公司一般应该有总工程投资额30%以上的自有资金,否则有一定的金融风险。“BT模式本来就是方便市政工程投融资才出现的,如果承包方自有资金有限,那么这样的BT又有何意义?”此外,由于市政工程订单是稀缺资源,不排除个别企业有先把订单拿到手,再想办法把融资责任转移到下线的想法。
 
  张律师认为,个别地方政府长官出于政绩上的考虑,可能会不顾自身经济条件签下巨额的BT订单,如果下一任政府不能及时偿还工程款,可能会引发建设方资源金链断裂、民工工资拖欠等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最终可能还是要由中央政府来为之买单。
 
  严介和的昨天和今天我们已经知晓了。究竟他有没有钱,有多少钱,又是如何登上百富榜的亚军的,我们将继续关注。

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医药研发猎头  医疗行业猎头  医药猎头网  医院猎头  医疗器械猎头  广州大学兼职网 
电话:400-8098-313
版权所有 (C) 2003 迪医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人才许可证: RC1312407  京ICP备15007661号-2
迪医猎头 迪医猎头网 医药猎头 医药猎头公司 北京医药猎头公司 上海医药猎头公司 广东医药猎头公司